記者陳建宇/綜合報導
民眾購屋時都會注意到「公設比」這個詞,但是公設比到底是什麼?業者指出凡是「有頂蓋」的公共設施都算是公設,而這些公設佔整體樓地板面積的比例就是公設比,通常新房子的公設比會較高,相對新穎設備也較多,中古屋公設比較低,室內坪數也會大一點,就看民眾怎麼取捨。
對買房子的人來說,「公設比」都是必須認識的一個名詞,但公設比怎麼算出來的,很多人不了解,事實上,每個新建案的公設比,都是在房子規劃時就已經確定,再由建築師根據建商訂出來的公設比去設計,並非房子蓋完之後才計算公設比多寡。
而要知道公設比怎麼算,就要先知道「公設」是什麼,上揚國際建築團隊營業四處總經理施棟瀝表示,根據建築法規,所謂的公設就是「有頂蓋、供給住戶全體公共使用的空間」,舉例來說,1樓的門廳、健身房、媽媽教室這類「有頂蓋」的休閒設施區域,就屬於公設的範疇。不過若是戶外的泳池、中庭花園等設施,因為沒有「頂蓋」,因此不屬於公設。
而公設也分為「大公」、「小公」2種,大公就是全體住戶都能使用的範圍,例如門廳、健身房等,小公則是特定住戶使用,例如當層的梯廳就只有該樓層的住戶使用,就稱之為小公。
而上述提到的「公設」就是公設比計算裡的「分子」,計算公設比的「分母」則是全體住戶所持有的樓地板坪數,除出來的數字乘上100%就是所謂的公設比。施棟瀝舉例,某社區有頂蓋的公設面積1000坪,而全體住戶所持有的樓地板坪數為3000坪,計算下來該社區的公設比就是33.3%。
而目前市面上的新建案公設比多在35%以上,房仲專家表示,以高雄為例屋齡0~5年的新房子公設比多在36~38%,而屋齡5~15年的中古屋公設比約30~35%,15~25年中古屋約27~29%,而屋齡25年以上的中古社區公設比則約20~25%,特殊產品如公寓、華廈公設比可能還會更低。
而新建案公設比之所以高主要也是迎合民眾的需求,例如規劃健身房、圖書室等等休閒設施,規劃的面積愈多,公設比自然就會愈高。此外法規限制也是拉高新建案公設比的原因之一。
施棟瀝指出,自從2003年蘆洲「大囍市」社區火災造成嚴重傷亡後,政府便更改建築法規要求8樓以上的大樓要有雙逃生梯,同時逃生梯的寬度也有限制,再加上多數大樓需要2部以上的電梯,也讓公設比難以降低。
不過,建商在規劃時其實有些細節可以調整,讓整體公設比不至於太高,例如逃生梯間的轉彎處若能截角,或是減少梯廳的空間改為鏤空,就能省下多餘不需要的空間,也能降低公設比。
不過民眾這麼斤斤計較公設比高低,對於坪數的影響真的很大嗎?房仲專家表示,若以同樣權狀50坪比較,買現在的新建案室內坪數約28~30坪左右,但買同樣坪數屋齡15年以上的中古屋,實際室內坪數可以到達35坪左右,相比之下就相差約5~7坪的空間,相當於多1個臥室的空間。
但房仲專家也指出,公設比高低各有優點,民眾購屋前要考慮清楚需求,若是想要擁有多樣化公設、在家就像住飯店感覺的房子,就必須接受新建案的公設比較高、壓縮室內坪數,反之若想要實際住家坪數較大,那麼找屋齡略高一點的社區坪數會比較實在。
資料連結:https://house.ettoday.net/news/1867401